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黄平县人物

杨通胜


杨通胜,男,苗族,1934年生于黄平。1956年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班学习苗文,1958年分配到施秉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原政协施秉县委员会副主席,中学高级教师,贵州省著名的苗文专家。

主要成就有:出版了《开亲歌》、《初中古文苗译》;发表学术刊物《普通中学双语教学初探》、《方言教学是通向标准音的捷径――苗文教学点滴体会》等十多万字的论文;收集整理和撰写了大量的苗族民间文学文化研究书稿,主要有《苗族大歌》、《苗族古歌古词》(上、中、下)、《苗族手边歌》、《苗族童话选》、《初中古文苗译续编》、《苗汉词语对照》、《苗汉语基对照》等总计约500多万字。

杨通胜,贵州省著名的苗文专家。他传播苗文、研究苗汉双语教学、抢救发掘苗族民族民间文化已有三十多年,苗文和苗族民间文化也因为有一批像杨通胜这样甘愿献身的人而得到光大和弘扬。

说起苗文,也许大家还很陌生,其实苗文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字。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传说中的远古,苗族就有了一些记事的符号,现仍保留在一少部分苗族古歌之中。苗族古歌中有一节叫《刻木》,其歌词就靠一些刻于木板(片)上的符号记录。歌手摸着符号就准确的唱出歌词。这些符号,很接近汉文的初始文字――象形字。有的专家由此推断,苗族在远古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象形文字了,只是由于远古部落之间的战乱及苗族-长途迁徙,才使这种原始的文字失传。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为方便传教,曾在贵州威宁创造了一种拼音苗文,并在威宁石门坎办起了苗文小学。同时,另外几个传教士也在黔东南的凯里、黄平一带,根据本地的苗语方言,创造了另一种拼音苗文。这两种苗文,人们称之为“老苗文”。老苗文由于地域局限性大,拼读不科学,书写不方便,仅在极少数苗族知识分子中流传,难以为广大苗族同胞所接受。

解放后,饱尝了没有文字痛苦的广大苗族同胞,纷纷要求有一种能为广大苗族同胞所接受的科学的苗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许多专家学者又开始着手创立新的苗文的工作。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苏联专家谢尔久琴等人的协助下,根据苗族居住的地域分散,各种方言之间差别很大(互相不能对话)的特点,于1956年,按方言区分创立了四种较为科学的拉丁化拼音苗文、即中部方言苗文(黔东南方言)、东部方言苗文(湘西方言)、西部方言苗文(川黔滇方言)、北部方言苗文(滇东北方言),人们把这四种方言苗文称为“新苗文”。老苗文的创立距今有九十多年,而新苗文则仅有四十多年。因此,它是一种年轻的文字。

杨通胜以毕生之力研究传播的就是新苗文中的黔东南苗文。它以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部次方言北部土语区――贵州凯里市挂丁乡养蒿村的语音为标准音。新苗文的声母、韵母及拼读方法,与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基本相同,能说苗语又懂得汉语拼音的人,一般一个星期可学会苗文,学习较为简便。

就在新苗文创立的同时,即1956年,杨通胜考入贵州民族学院民语班学习苗文,从此与苗文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他是黔东南苗文的第一批学习者,也是黔东南苗文的第一批传播者。1957年,杨通胜被安排到当时的凯里民族语文学校实习,任苗文教师。从此,传播苗文、弘扬苗族文化便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虽然日后不久的‘‘-’’和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使苗文被受冷落,但他对苗文仍一往情深,矢志不渝。就在他改教汉语文的二十多年里,他仍悄悄研究苗文和苗汉双语教学,收集苗族民间文学资料。他研究的手稿和收集的资料,厚达一米多,约一千多万字。他坚信,总有一天,人们会重新重视苗文的意义和价值。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981年,全国民族语文科学研讨会召开,落实了民族政策,使苗文又焕发出蓬勃生机。当时已调到施秉师范工作的杨通胜,得知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立即在施秉师范组织了业余苗文试行小组,在贵州省率先恢复苗文教学(贵州省是在1982年才正式恢复苗文教学的)。同时还创办了油印小刊物《黔东苗文》(苗汉文对照印刷),使苗文的影响不断扩大。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杨通胜一边传授苗文、研究苗汉双语教学,一边从事苗文教材的编写和抢救苗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的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甚至连自己微薄的工资都投放到这些工作之中。

1989年,杨通胜调到施秉二中搞双语教学实验,并随即组建了“苗汉双语教学实验班”。该班的建立,结束了他业余传授苗文的历史,使他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苗文教学和双语教学研究之中。

这期间,杨通胜共撰写了十多万字的苗汉双语教学论文,三十多万字的《初中古文译苗文》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将初中语文课本的古文、古诗词,先译成现代白话文,再译成苗文,为苗族学生学习古代诗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本前无古人的书,凝结了他三十多年的心血。同时,他参加了《黔东苗文》、《读苗文》、《苗文课本》、《六年制小学苗汉课本》(1至4册)等苗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还为施秉、黄平、镇远、凯里等县(市)培养苗文教师五百多人,学生数以千计。

在整理抢救苗族民间文化方面,杨通胜也硕果累累,十多年来,他与人合作,共整理出版了三百多万字的苗族民间文化、文学资料,影响较大、价值较高的有近百万字的《苗族大歌》和一万多行的苗族《开亲歌》。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亲歌》被认为是“苗族婚姻的史诗”,“对于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陈立洁教授《苗族婚姻史诗(开亲歌)简论》)。

由于繁重的教学工作和众多的社会事务,使他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往往一住院就是两三个月。双脚乏力,靠拐杖支撑方可蹒跚而行。但他仍忘我工作,每天笔耕不止。

1997年杨通胜告别了耕耘三十多年的讲台,光荣退休。退休后的杨通胜,全身心投入到苗文研究和苗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工作中。2000年,他的双腿已完全瘫痪,但他仍顽强坚持在苗文世界里拼搏。无论是谁,只要走进他那朴素得近于简陋的居室,都会被一股浓郁的苗族文化氛围所笼罩:对联是苗汉文对照书写,连神龛也与众不同,分上下两格,上格供祖先牌位,下格则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苗文书籍和相关资料。里面所有的牌位,全用苗汉文对照书写,房间、书架、写字桌到处都堆放着苗文资料、研究手稿。由于双腿瘫痪,他只能借助一个自制“轮椅”在老伴的帮助下活动。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凭着坚忍的毅力,完成了《苗族手边歌》、《苗族童话选》、《初中古文苗译续编》、《苗汉语基对照》、《苗汉词语对照》等1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苗汉语基对照》一书,被中科院民研所有关专家称为“开创之作”。《苗汉词语对照》一书,约三十多万字,收录苗汉词语近万个,在词义上,以苗族词语为基础,与汉语进行对照,在词音上,以苗族标准音对照地方方言(黄平方言),为后人学习、研究苗语、苗文提供了较为方便的工具。

面对这累累硕果,面对这年近古稀半身瘫痪的老人,人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近年来,杨通胜的身体每况愈下,家人和朋友劝他休息,他却说:“我的时间也许不多了,能在有生之年为后人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才不虚度此生。”“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仿佛看到:在一条崎岖的山道上,一位瘦弱的苗族老妇人,推着坐在自制轮椅上的杨通胜老人,迎着夕阳的光辉,艰难地前行……



  同年(公元1934年)出生的名人:

下一名人: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