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崇州市人物

常璩


[][公元290年-361年]

常璩

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约生活在晋惠帝晋穆帝之间(290 ~ 361年)。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时,常璩官至散骑常侍。桓温伐蜀后,为桓温参军,离开成都随至建康,因受歧视,怀愤著书,撰成《华阳国志》,记述以古代巴蜀地区为中心的自然和人文,褒扬地方才俊。

“华阳”即华山之阳,指秦岭以南,为古巴蜀所在地,《禹贡》有“华阳黑水惟梁州”一语,《华阳国志》书名即来自于此。全书分为十二卷,即十二志,11万多字,记述巴蜀地区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期间的历史、地理、风俗、掌故、人物等全方位的知识。

《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体制系统完备的地方志书,在中国方志学史及中国文献学史上有很高声誉。自此书以后,“方志”一名才正式确定,“方志”性质也才由最初一方地理历史纲要之书,演变为记述一地区古今各种事物的百科全书。此后一千多年来,常璩所开创的志书编纂体例,一直为历代编撰地方志者所借鉴。地方志作为一种特殊体例的史书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一直沿袭至今。常璩亦因此被后人尊为“中国地方志的初祖”,其开创之功,永载史册。

《华阳国志》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文笔精丽,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成都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该书成书后即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据《魏书·崔鸿传》载,北魏史学家崔鸿为撰写《十六国春秋》,托人极力征求此书,但因南北阻隔,7 年未得;直到22 年后,其子崔子元才访购到这部书,崔鸿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即告病故,留下终身遗憾。



  同年(公元2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361年)去世的名人:
宋混 (?~361) 十六国时期前凉大臣 甘肃省酒泉敦煌
李势 (?~361) 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
晋穆帝司马聃 (343361) 东晋的第五位皇帝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王羲之 (330361) 东晋著名书法家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

下一名人:黄荃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