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庶丹
[公元1874年-1932年]
罗庶丹
(1874~1932)
罗庶丹,原名煅,字树棠,清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生于善化县望城坡(今属长沙市岳麓区)。后迁居排山,以地名自号,人称排山先生。
他通经史,工诗文,光绪二十一年(1895)录为生员,二十八年中举人。时清廷废科举,乃佐其师夏同徘创办广东法政学堂,主-律政治学。因痛清室之衰颓,萌救国之志,秘密参加同盟会活动,曾参与黄花岗之役,几罹于难。民国成立,助广东都督胡汉民司民政。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避走香港,后变姓名经上海辗转返湘。1916年,他出任湖南省议会秘书,并先后兼任湖南商专、长沙师范、福湘中学等校国文、历史教员。1921年秋,应古应芬之邀,再度赴粤主管实业,与廖仲恺、朱执信等交厚。次年陈炯明叛变,他感时事多艰,毅然退出仕途,返湘专心治学,从事周秦诸学、金石文字研究及著述。1929年,他出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任教期间常深夜与学生谈诗论文,析疑解惑。1931年秋疾发,居家就医,犹恐有误教学,乃约诸生来家,以卧室作课堂,带病授课。1932年,罗庶丹病逝于长沙寓所。
罗庶丹生前博览群书,著述甚多,其代表作《诸子学述》于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梓行,杨树达、李肖聃都为作序。杨序称其“自音韵训诂校勘以至儒墨眇义,无不穷极奥要,得其旨归”。其它遗著有《石鼓文集释》、《金文隶古定》、《吕子集释》、《孝经注疏证》、《尔雅正字》、《论语集解纂疏》等数十种,其中《琳琅山馆诗文联集》有与朱执信同作悼女革命家秋瑾之《悲秋》诗八首,以及述其生平忧乐之《五十自述诗》。诗中详注1911年广州起义及1913年“二次革命”实况,皆具史料价值。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2年)去世的名人: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柛娑橈攻閸欏繘鏌i幋锝嗩棄闁哄绶氶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鎯у⒔缁垳鎹㈠☉銏犵婵炲棗绻掓禒楣冩⒑缁嬫鍎嶉柛濠冪箞瀵寮撮悢铏诡啎閻熸粌绉瑰畷顖烆敃閿旇棄鈧泛鈹戦悩鍙夊妞ゃ儱锕ラ妵鍕箛閳轰胶浠炬繝銏f硾鐎氫即寮婚悢鐓庡窛濠电姴鍟崬澶愭倵濞堝灝鏋ら弸顏呫亜閹惧啿鎮戠€垫澘瀚埀顒婄秵閸撴瑥顕i搹顐ょ瘈闁汇垽娼ч埢鍫熺箾娴e啿鍚樺☉妯锋瀻闁规儳绉撮ˇ鐢稿箖濞嗘垟鍋撻棃娑欐喐妞ゆ梹娲熷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鎼炲妺閸楁娊宕洪姀銈呴唶闁靛濡囬崢鎼佹煟韫囨洖浠滃褌绮欓垾鏍礂缁楄桨绨婚梺鎸庢磻閻掞箓鎮甸鍫熺厪闁搞儜鍐句純婵犵鍓濋幃鍌涗繆閻戣姤鏅濋柍褜鍓欓埢宥堫槾缂佽鲸鎸荤粭鐔煎炊瑜庨悘鏇㈡倵鐟欏嫭绀堥柡浣割煼閻涱喗寰勯幇顒傤啋濡炪倖妫侀崑鎰八囬弶娆炬富闁靛牆妫欑亸闈涒攽椤旂厧妲婚崡閬嶆煕閵夋垟鍋撻柡鈧禒瀣厽婵☆垵娅f禒娑㈡煛閸″繑娅呴柍瑙勫灴椤㈡瑩鎳為妷銉ユ敪闁诲氦顫夊ú姗€宕濆鈧俊鐢稿箛閺夎法顔婇梺纭呮彧闂勫嫰鏁嶅Δ鍛厽闁绘柨鎽滈惌灞筋熆瑜庨〃鍫ュ极椤斿槈鏃堝川椤旈棿绨甸梻浣告惈濞层垽宕瑰ú顏勭9闁汇垹鎲¢悡銉︾節闂堟稒顥犲褎娲熼弻锝夊箻閺夋垵顫掗梺璇″枟椤ㄥ懘锝炲┑瀣€锋い鎺嗗亾妞ゅ骏鎷�
罗庶丹相关
·
湖南大学
同时期更多人物
近现代人物专题
·
江西革命三杰·
民初四公子·
历史事件_辽沈战役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桂南会战 相关人物介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名人录·
花县十八烈士·
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
二战十大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