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济南市人物

丁里


[公元1916年-1994年]

丁里(1916~1994)原名贾克威,笔名卓尔、米山、牧野、蓝静之。山东济南人。20世纪30年代初投身于革命文艺活动,作为左翼剧联的成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深入工厂辅导工人戏剧,同时以国际题材漫画家闻名于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奔赴前方,成为这支演剧队的主要演员之一。

1939年随华北联合大学到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先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随即改任华北联大文工团团长。创作了话剧《冀东暴-动》、《两亲家》,歌剧《钢铁与泥土》,导演了《巡按》、《钦差大臣》、《带枪的人》等。1942年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社长,创作了话剧《热土难离》(与人合作)、《群妖》、《英雄儿女》、《子弟兵与老百姓》、《打特务》、《兵》、《警惕》、《光荣》、《反敌伪顽合流》等;导演的剧目有《前线》、《俄罗斯人》、《李国瑞》、《不要杀他》、《李大娘送子归队》等剧;扮演过《母亲》中的伯惠尔、《日出》中的潘经理、《子弟兵和老百姓》中的“老妖精”、《前线》中的戈尔洛夫、《李国瑞》中的炊事员老王等各种不同角色;发表文艺论文《创造千百万文化战线的子弟兵》、《秧歌舞简论》、《会说话的眼睛》等;发表漫画《行将就木的绝叫》、《草木皆雷》、《没顶之前》、《谎言家的实话》、《红军万岁》等。

丁里创作的《钢铁与泥土》、《子弟兵和老百姓》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代表性作品。《钢铁与泥土》是两幕歌剧,歌颂了抗日军民在反“扫荡”战斗中的钢铁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暴露了敌人残暴而虚弱的本质,揭露了民族败类、汉奸的丑恶嘴脸,欢呼军民团结、英勇战斗取得的胜利。在各军分区剧社多次演出,剧本获得边区鲁迅文艺奖戏剧类甲等一类奖。《子弟兵和老百姓》三幕五场话剧,是“解放区戏剧创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丁里根据1943年秋冬反“扫荡”斗争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创作这部话剧。全剧以子弟兵和老百姓的血肉深情为思想线索,反映出北岳山区军民团结协作、同仇敌忾反“扫荡”的故事。这部剧作在1944年春节举行的边区群英会上首次演出就反响强烈,获得很高评价,后来成为抗敌剧社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1946年在张家口人民剧院连续演出10多场。

解放战争时期,丁里仍然率领带抗敌剧社活动在晋察冀解放区,在保南战役中参加前线喊话、鼓动棚活动,在战斗间隙进行演出。并于1948年参加了地方的土改,创作了话剧《大清河》、《精心计划》等,创作歌词《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罗浪作曲)。1949年初先后进入天津、北京,出席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抗敌剧社改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丁里仍任团长。1950年5月,任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后任部长。1952年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鲜慰问文工团团长,赴朝鲜慰问演出。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政委、党委书记,总政文工团团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相继导演了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4年获导演一等奖)、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任总导演),创作了大型歌剧《李各庄》、舞剧《蝶恋花》等多部作品。出版《丁里剧作选》、《丁里艺术集》。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4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