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106、薛颠 (18871953)
  薛颠(1887-1953),字国兴,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理顺井人,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弃文习武,拜李振邦、薛振纲为师,学习形意拳。早年薛颠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不久即弃文从武,投李存义门下,学习形意拳。他是李存义晚年最得意的弟子,李存义经常在人前夸赞他,认为他日后可以继承他的事业。薛颠心高气傲,自认为功夫无敌,某日与其师兄傅剑秋在山东客栈投宿时讲论武艺,被傅剑秋指出他不足的地方,薛颠不服,要求……[详细]
107、师储杰 (18841953)
  师储杰(1884~1953) 乳名江儿,字子英;行二,人称师0。刘家湾人,出身富农家庭。识字不多,自幼乐善好施,颇有江湖之气。20年代初,与河南人王福祥、秦长聚等联营丝绸业,时同惠华亭等当地名流关系甚笃。1928年前后,联络马凤英(延川人,地下共产党员)、萧永胜、景阳春和杨琪等,由惠华亭作保,租赁县罚款局0,为往返-贩鸦片的土客保镖,出入于洪洞、汾阳、三交、照县等地,队伍由数人扩至百余,有枪100……[详细]
108、齐树楷 (18691953)
  齐树楷(1869~1953)自号隐斋。蠡县曲堤庄村人。18岁考取秀才,就学于清苑县王锡三门下。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取举人,见国事日坏,遂放弃仕途念头,一心举办教育。曾在高阳教书,从学者甚众。他提倡剪辫子、女子上学及义务教育等,不同意康、梁改良式的变法,主张从根本上推翻清王朝。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开设的政法特别班学习。回国后本拟先回高阳继续教书,刚至天津,因直隶省财政厅长高凌蔚挽留,任财政厅课长……[详细]
109、李金顺 (18961953)
  李金顺 (1896-1953),女。天津市人。自幼境遇凄苦,生活道路坎坷。13岁被母亲卖给同乡梆子戏演员魏联开,学唱河北梆子。14岁-逃离家门,经人介绍,学唱京韵大鼓。但不幸被母亲找回后,以100块大洋的身价抵押给伎院。危难之中遇见老莲花落艺人张柏龄,又把她从伎院赎出来。15岁入孙凤呜组织的孙家班,成为孙家班的第一个女徒弟。学艺一年多后,离开孙家班,能单独演出。1920年春,她母亲见唱落子挣钱,便……[详细]
110、金武平 (19131953)
  金武平(1913—1953),别号止戈,又名泽成,湖南省长沙市人。民国35年(1946)12月,金武平经蒋介石侄子蒋坚忍举荐,被委任为铜川县县长,至37年(1948)6月调离。金武平在铜川任职期间,即向各乡镇颁布蒋介石、胡宗南的“八大杀令”和“三光政策”,建立地方武装机构。他从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等处领得长枪150支、机枪7挺、子弹5000发。在全县7个区镇和49个保架设情报电话线路,搜集解放军情报,……[详细]
111、薛鸿林 (19051953)
  薛鸿林(1905—1953),字春生,山西芮城县西垆村人。薛鸿林17岁考入山西省第二中学。20岁考入太原工专学校。毕业后,由山西省政府保送到日本工业大学硅酸盐系学习。在留学期间,曾有两项发明创造(自动阀门、自动闸门),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列入日本发明创造特许史册。从此,他就将发展实业,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国民26年(1937)毕业回国后,时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侵占山西。27年(193……[详细]
112、汪孟邹 (18781953)
  汪孟邹(1878~1953)学名练,行名邦伊,绩溪县城内白石鼓人。曾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毕生致力新书业的发展。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集资1200 元(银元),在芜湖创办安徽省第一家新书店—— 科学图书社,传播新文化书刊,承印和发行-的《安徽俗话报》。“五四”运动时期,书社成为革命党人和学生交流新文化思想的活动场所。民国2 年(1913 年),接受-建议,赴上海创办亚东图书馆,先后任经理、董……[详细]
113、郭鸿诒 (18751953)
  郭鸿诒(1875-1953)原名文献,后改今名,字礼征,安徽亳县人。清末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就读于张謇创办的南京文正书院,深受张謇器重。光绪二十六年,任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幕僚,以功保知县分省任用。不久去上海,就读于广方言馆附设的实习理化电学专科,同时在报纸上发表言论,任职于神州报馆。他受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决意走创办实业的道路,先与友人在镇江创办了一小型肥皂厂。光绪二十九年,他……[详细]
114、张复生 (18871953)
  张复生 (1887-1953),原名张涛。山东省掖县人。清朝末年,因参加革命党,曾下狱两年。1909年在北京任上海《新申报》特约记者。民国成立后来东北,在沈阳主办《简报》和《亚洲日报》。后到日本人主办的《盛京时报》和大连《泰东日报》作。1916年应《大东日报》之聘,充该报总。鉴于日俄在东北势力日涨,该报不足有为,决定创办《国际协报》。1918年7月1日正式创办。1919年11月10日,《国际协报》……[详细]
115、李静山 (18891953)
  李静山(1889~1953)·邹达三(1910~1951) 李静山原名李德厚,又名李虎,毛坝关鲁家坊人;邹达三原为四川万源县大竹河人,2人俱系船工出身。李静山于民国六年(1917)在白河县羊尾山贩竹排,结识大土匪陈定安,后结拜为兄弟。陈定安窜扰紫阳时,李静山为虎作伥,说“票”拉人,分肥自饱,自此发迹。二十年(1931)谋得南区区长一职,独霸一方达20年之久。二十三年(1934)2月,安康起义部队取……[详细]
116、蔡在明 (19311953)
  蔡在明(1931—1953年) 蔡在明,蒸淀乡新庄人,革命烈士。出身于雇农家庭,身受压迫剥削。1950年土地改革时,积极参加民兵,站岗巡逻,防匪反特,保卫胜利果实,被评为土改积极分子。年底,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201师602团1营机炮连,当轻机枪手。朝鲜前线环境险恶,生活艰苦,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斗0色完成任务。在1951年秋季战役的阻击战中,以作战英勇,荣立二等功,提……[详细]
117、赵公武 (19001953)
  赵公武(1900—1953),原名世清,字懋森,古野乡古田村人,出生于敦厚朴实的农家。幼年时,与儿童们游戏,常持竹木短棒,指挥作攻防战阵,进退有序。及长,毕业于高陂仰文中学,为校长张琨阶得意门生。旋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三期,毕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历任师属排、连、营、团长。民国24年(1935)积功晋升为第二师第四旅少将旅长,旋即奉命入庐山将官班六期受训。民国25年调任税警总团第二支……[详细]
118、温廷敬 (18681953)
  温廷敬(1868—1953),字丹铭,百侯镇白罗村人。少年时聪颖勤学,识见过人。光绪十五年(1889)得广东学政樊恭熙赏识,录为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其时学子多攻读帖括之学,而他独致力经史互证,无意科名显世。旋进潮州韩山书院,从院长温仲和游,为学益进。后值丘逢甲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仲和、廷敬均受聘为教习,他主讲中国历史,以经世致用之学教导学生。在其教导之下,成就卓著的有潮安饶谔、兴宁饶景华等……[详细]
119、陈宝銮 (18731953)
  陈宝銮(1873—1953),宇鼎丞,桐村乡华山村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拔贡,曾任邮传部主事。辛亥革命后,曾任审计院协算官、会计科长,兼清史馆校勘。民国16年(1927),经陈宝琛、赵世骏推荐,偕同溥仪之弟溥儒、溥叔明赴日本讲学,与日本国朝野文化界名流交流学术。陈在日本期间,应酬唱和,著有《瀛痕草》200余章,并在日天皇皇后老师入江为守80寿辰纪念册中留“墨兰”一幅,珍藏皇室。 陈一生……[详细]
120、林骚 (18741953)
  林骚(1874~1953年),字醒我,又名叔潜,晚年号半邨老人,生于同治十三年。父林霁,县廪生,素好书法,去世时林骚未满两岁,家道贫寒。林骚天赋聪慧,稍长,入二兄翀鹤塾馆读书。他曾患脖颈瘰病,抱病三年,依然手不停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第一名秀才进泉州府学,试卷得“句有惊天”的批语。光绪二十八年中举人,光绪三十年与林翀鹤同科中进士,官府赠“同怀同榜登科”匾额,传为佳话。林骚中进士后,授镇……[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