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铁汉(1904~1965),原名运熙。万泉镇石岭村人。1924年8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受训。1925年9月卒业后,随军东征和北伐,致力于国民革命。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追随蒋介石,青云直上,从排长升至旅长。治军颇严,为蒋介石所尝识,1932年调任蒋介石侍从室股长、组长职务。后擢任国府主席警卫室主任,铨叙陆军少将。1946年,调任广州警察局长。1947年,兼省警保处副处长,不遗余力地为国民党效劳。1949年广州……[详细] |
王开政(1901~1951),字武纯。嘉积镇桥头村人。1917年,考入省立琼崖师范学校,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十八期步兵科学习。1925年,在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先后任上尉副官、少校营长等职。1931年返海南,任海口市警察局长。1939年,任国军守备第二团第一营营长,驻扎于石壁、龙江一带。其人横行乡里,作恶多端,乡人称为“桥头不歹”。1933~1945年,率部在嘉积桥头、石壁赤坡、下朗和龙江中洞、卜文、蒙养等村庄,敲榨0群众钱物不计其数……[详细] |
符传钵(1899~1950),字景范。塔洋镇千秋大廉坡村人。出生书香门第。1919年,公费选送法国里昂大学深造,经8年苦读,取得法学博士,是县内最先获博士学位者。回国后,在广东绥靖公署及省府供职数载。1939年,出任琼东县长兼游击队指挥,部署作战应变事宜。县城失守后,县府迁移烟塘伍园一带,策动民众协同游击队截击来犯之敌,破坏日军的交通设施。其间,曾多次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发生摩擦事件。由于日军采取“蚕食”政策,烟塘无法据守,1943……[详细] |
何达启(1863~1931),字华甫,号荣光。朝阳乡南盈村人。幼年丧父,靠母抚养。为生活所逼,16岁离家,往海口、越南等地谋生。1886年,随乡亲到马来亚,在一位德国船长家当杂工,深得主人信赖,提携当远洋轮船水手。多次远航德国汉堡。1889年,他经星洲坡、香港抵达海口JF,目睹海口港停泊的尽是外国远洋轮,奋志创办船务公司,发展琼州航运事业。1890年,从汉堡购置一艘大轮船,在海口创办森堡船务公司,为琼州第一家远洋轮船公司,开辟海口往南洋……[详细] |
孔广洋(1842~1917),长坡镇人。前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学生,国子监肄业。光绪五年(1879),初任安徽省宣城县丞,后任知县。二十二年,任六安直隶州知州,授予三品衔。宣统元年(1909),任太平府知府,钦加二品衔。未几,清廷倒台,束装回籍。途经香港,同林天嶷等人发起开辟清澜港商埠事宜。至民国3每(1914),港内筑石堤数千丈,疏浚港口,修建码头。小火轮行走清澜港与文昌县圳间,且有数十吨大海洋轮行走于清澜、香港多次。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详细] |
杨祚兴(1822~1904),福田镇人。乡试不第,入梨园习戏,能编能演。主演《秀才挑柴》一戏,讽刺科举时弊,被地主豪绅拿捕,押送县衙问罪。知县审问之时,杨以唱戏作答,辩解有理。知县赞其才华出众,当堂宣布无罪,并设宴款待。杨善演丑角(杂脚)戏,乃清末岛内八大名丑之首。编写剧本有《大爷落院》、《秀才挑柴》、《寒士吕蒙正》、《蒋干偷书》、《打灶分家》、《梁监生卖书》、《三才者》等数十本。……[详细] |
杨家冕(1773~1856),又名廷冕,别号庶农。会同太平都白银村(今福田镇)人。幼读乡塾,好学深思,颖悟善记。清嘉庆十六年(1811)县试,名列前茅。道光十六年(1836)恩科进士。十九年,署大庚县知县。为官清廉,惠人和。后改授惠州府教授,其德宇渊深,学有根柢。咸丰三年(1856),主讲琼台书院,甄陶士类,熔铸群英。同年病卒,葬九曲江培兰村龙潭岭。……[详细] |
王宗佑(1660~1722),字右君,号鹤洲。乐会白石乡(今温泉镇石塘村)人。少年聪颖,十二岁应童子科,名列前茅。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乡试,中举人。四十五年(1706),授四川温江县令。上任之初,逢大凶旱,着民日夜劳作,疏通江安堰,引水灌溉全邑农田,消除灾魔威胁。次年夏,温江发大水,冲决金马、杨柳两堰,毁坏田舍无数。佑筹资赈济灾民,谋划治理水患,使民得享其利。在任二年,政绩卓显,被尊为名宦。以疾告退故里。著述有《观澜斋文选》等。……[详细] |
许登光(1901~1932),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大良村人。1927年6月,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乐会县(今属琼海县)乐四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被选为区农民赤卫队队长。 1928年1月,被任命为乐会县农民赤卫队队长。同年春加入琼崖工农红军,任第三营一连二排排长。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在琼崖建立)二团一营一连连长。1931年夏接任一营营长,率部在澄迈县二区活动,巩固和扩大西路革命根据地。1932年……[详细] |
陈骏业(1890~1942),又名百良,海南省琼海县烟塘镇梅岭村人。1912年任琼东县(今属琼海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后赴上海南方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返琼任琼东中学校长,主编《琼东月刊》,宣传新文化、新思想。1926年4月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琼东县党部书记,参与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会、农民协会和妇女协会,兴办教育,开展扫盲活动。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转移到农村参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1月……[详细] |
梁文墀(1911~1980),海南省琼海县中原镇山田村人。1939年从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回国参加抗日战争,任琼侨回乡服务团副总团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治部科长,军医处处长。1941年10月,任乐万县(今属琼海县、万宁县)民主政府副县长。1947年任中共乐会县(今属琼海县)委员会书记兼县长。1950年海南解放后,历任中共海南岛区委员会机关总支书记、海南军政委员会卫生科科长、海南军政委员会卫生局局长、广东省海南……[详细] |
冯增敏(1912~1971),女,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美党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任共青团乐会县(今属琼海县)委员会妇女干事。1931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第一排排长。1932年春,任女子军特务连连长、女子军特务连第一连连长,率部掩护红军主力作战,保护红军师部和琼崖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同年冬,在琼崖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后,于1937年冬出狱,继续参加……[详细] |
卢鸿基(1910~1985),海南省琼海县博鳌镇排圆村人。青年时代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参加进步活动。1928年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毕业。1929年先后在上海人文艺术大学、上海美专学习绘画。1930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时,加入“一?八艺社”。1938年国共合作时期,在武汉参加由周恩来领导、郭沫若主持的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第三厅的革命工作,任艺术处美术科员,负责木刻工作,与罗工柳、力群、马达等发起筹备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并任常务理事。同时……[详细] |
王兴瑞(1912~1977),海南省琼海县中原镇仙寨村人。1929年就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人类学部,1938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琼崖黎人之调查》获金质奖牌。曾先后任国立中山大学、上海大厦大学、广州珠海大学教授,广东省广雅中学校长。抗战期间,曾在重庆追随国民党元老邹海滨,并任其秘书。1943年调到重庆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工作。1945年任广东省教育厅秘书。一生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尤致力于历史学、……[详细] |
吴华民(1892~1972),海南省琼海县九曲江乡书斋村人。中学毕业后回乡当小学老师,课余时随父亲学中医,刻苦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深得其法。1912年乡里流行痢疾,课余为学生及家长诊病送药,大受乡民称赞。1914年辞教随父在中原镇行医,同情患者疾苦,不分老弱尊卑,一视同仁,遇无钱医治的病人,照样诊病施药,分文不收,甚至徒步数十里送医送药上门。解放后,在海南人民医院工作,曾任海……[详细] |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