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海南省 > 琼海市历史人物介绍5

琼海市历史人物介绍5

   许邦鸿,原名许邦燕,字及天,1899年9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第二区南堀乡(今琼海市中原镇)排塘村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许镇梁和母亲李氏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许邦鸿有弟妹5人,他排行老大。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破陋的小瓦房里。家里贫困,只靠种田难于维持生活,他父亲还得常年挑鱼叫卖,挣点钱过日子。 1910年,许邦鸿年满11岁,先在本乡大坡小学读书,后于1917年考进琼崖东路中学(今嘉积中学)。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琼东县学生和各阶层人民以满腔……[详细]
  冯甲,原名冯世熙,字敬亭,1902年10月25日出生于海南琼东县第六区(今琼海市潭门镇)旧里村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父亲冯振起和母亲李氏都是勤劳忠厚的农民。他父亲除种田外,有时也随村中兄弟做土木建筑工。冯甲从小天资聪明,勤勉好学,深受父母喜爱。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人学读书。 1919年冯甲考进琼崖东路中学(今琼海嘉积中学儿此时正值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冯甲受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洪流,与进步同学一道,深入墟镇乡村宣……[详细]
   刘裔祺,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砚田村人,1905年1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传藩,为人忠厚。母亲黎氏是勤劳善良的农妇。刘裔祺是个独生儿,少年时随其堂叔父刘栖山在振文(今里文)高等小学读书,精读了很多诗词赋曲,备受叔父称赞。1920年春,杨善集被聘到振文高小任教,积极地向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和爱国教育,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刘裔祺经常接触杨善集等进步师生,接受新思想的启蒙教育。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为人诚实,个性温和、谦虚,尊敬老师,……[详细]
  王天骏,字佐南,1905年1月23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锦武西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王宪斗,读过私塾,粗通文墨,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何氏,勤俭持家,劳苦不辍。王天骏在五个兄弟中排行第三。王天骏1915年进入迈山小学读初小,1919年考进中原镇红庙高等小学,与周士第(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上将)是同窗挚友,毕业后回家帮助母亲种地。生活的艰辛,磨炼出他疾恶如仇、不畏权势、敢于抗争的倔强性格。 1923年,王天骏随舅父漂洋……[详细]
  布鲁,原名卢茂焕,曾用名陈泊,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人。1909年布鲁出生。他五六岁时即跟随父亲出海捕鱼。全家人节衣缩食送他进私塾读书。后来,他又进邻近博鳌王文明任校长的双庙小学读书。他十四岁到海口琼南兴铁工厂当学徒。1926年5月,经王文明、黎竞民介绍,布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中,布鲁在海口被国民党-抓捕。他坚贞不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被关押一个月后,其亲戚花钱将他保释出狱。他出狱后赴……[详细]
   黎竞民,原名黎光基,字清波,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枫树坡黎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黎彦福,素务农耕,为人忠厚老实;母亲王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父母生有光基、光模、光棠、光集四兄弟。黎竞民少年伶俐聪明,深得父母的宠爱,被送到姥姥村中的龙阁高等小学读书,1917年秋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刚创办的琼崖东路中学,1921年赴上海闸北大学就读。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当时,广州成为大革命的中心,……[详细]
  欧赤,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九曲江乡沙坡村人。1901年出生,中共澄迈县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24年赴穗求学,曾在广东省革命青年联合会总务部工作。1925年参加广州农讲所第四期讲习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2月《欧赤受党组织的派遣返琼,赴澄迈县开展农-动,是被委派来澄迈县工作的第一个广东省农-动特派员;同年4月赴文昌县指导工作,任共青团文昌县支部书记,不久重返澄迈县工作。同年6月任澄迈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邓仲支……[详细]
  陈永芹(1900~1927),1900年1月14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乡北山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陈淑汉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何氏是个善良俭朴的农妇。陈永芹在本地的美谷私塾读书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17年陈永芹随父亲往新加坡谋生。不久,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当时陈永芹刚满18岁,在异国无依无靠,流落街头,靠干点杂活艰难度日。1922年,陈永芹回到家乡,但生活仍然难以维持。坎坷的人生道路、苦难的生活,锻炼出了陈……[详细]
  王仲芳,原名王启勋,字友卿,1895年12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第四区阳江镇大良村的一个殷实农民家庭。父亲王朝杰是前清例授守所千总,生母符氏。王仲芳是王家独生子,5岁时被父母送进私塾就读,1908秋考进乐会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王仲芳求知欲强,常常手不释卷,因而学业成绩屡居前茅。1913年秋考进琼崖中学,1917年秋毕业。同年由父母主持完婚,配妻吴氏。生育了儿子运筹、运策,女儿运兰、运花。长男运筹在其教育和影响下,参加了工农红军,1……[详细]
  王绰余,原名春魁,又名德裕。乐会县党政军组织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899年2月12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属琼海市)西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传一,字贯卿,平素务农,农闲时兼作道士。母亲莫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兄弟二人,兄长德瀚比他大12岁参王家早年家境颇为宽裕,但王绰余出生那年父亲病逝,他刚出世就没了父亲。此后家境每况愈下,日趋窘迫。 王绰余自幼深受母亲和兄长疼爱。1905年他开始进私塾读书,1910年秋以优异成绩考进……[详细]
  王业熹(1899~1947) 字洁夫。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乐中乡迈汤村人。中共澄迈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17年考入广东省琼崖东路中学(今嘉积中学),1921年毕业后在温泉坡头初等小学任教。年底随乡亲到新加坡谋生,受聘育英小学任教。1922年回国,考入上海远东商业专科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后奉命回琼,在澄迈中学任教导主任,发展中共党员,同陈垂斌一起建立澄迈县第一个中共党组织——邓仲支部。1927年春,调到琼崖特……[详细]
  何毅,原名君陛,字殿臣。海南乐会县第一区(今琼海市嘉积镇)不偏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何昌孙,在嘉积镇开小理发店。 何毅17岁毕业于乐会县模范国民学校。18岁进入琼崖东路中学读书,积极参加五四-。21岁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曾受聘于温泉高等小学,任教员1年。 1924年,何毅受革命风潮的影响,奔赴大革命的中心广州,加入王文明、周士第、叶文龙等组织的“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并在其中从事领导工作。 192……[详细]
   郭儒灏,1903年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嘉积镇深枝村。1909年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先后在宗文小学、琼东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成绩优秀。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是琼崖东路-的骨干。1922年在南洋伯父的资助下,进入南京市暨南学校就读。1924年郭儒灏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校期间,在瞿秋白、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等共产党员教师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与王文明等旅沪进步学生创办《琼崖新青年》,宣传革命思想。1925年8月……[详细]
  • 雷永铨
   雷永铨,1898年出生于海南琼东县第四区(今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昌文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11岁时丧父,家境贫寒。因学习成绩优秀,获得雷家祖祠的助学金,他才得以上中学。中学毕业后赴广州,考入广州甲种工业专科学校读书。 1924年8月21日至10月30日,雷永铨在第二届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聆听彭湃、阮啸仙、谭平山等讲课,学习革命理论和从事农-动的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开学不久,他参加了农讲所为对付商团叛乱而……[详细]
   符南强,原名符必东,又名符禄,字冷佛,1901年出生于海南定安县文曲墟(今琼海市万泉镇)官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符南强在官台高等小学读书。他天资聪敏,勤于学业,博闻强记,成绩屡列前茅,深受老师疼爱。191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琼崖中学。 1919年初,符南强因父亲逝世辍学返回家乡。为了分担压在母亲肩上的重担,符南强决定随族叔到南洋谋生。在新加坡,符南强白天给资本家打工,晚上秉烛夜读,遨游书海。他涉猎了大量的革命书籍和进……[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