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易正说>,<书说>,<诗辞>,<中庸说>,<图象问答语>,<辨惑正言>,<家训>,<本草集方>,<类编钱氏小儿方证>
[小传]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淳四年(1244)赐同进士出身。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椽,仕至绍庆学官。后以子贵,加朝奉大夫。枋孜孜力学,至老不衰。凡诸子百家之书,天文地理之籍,礼乐射御书数之学,医药卜筮之术,莫不博极而究其蕴。著有《易正说》二卷、《书说》一卷、《诗辞》一卷、《中庸说》一卷、《图象问答语》一卷、《辨惑正言》一卷、《家训》一卷、《本草集方》一卷、《类编钱氏小儿方证》,均佚。又有《字溪文集》十二卷,今存《永乐大典》本十一卷、《附录》一卷,收入《四库全书》。是集之讲学文字,皆明白笃实,不涉玄虚,要之不离朱子学派宗旨。《宋诗纪事补遗》录其诗五首,《全宋词》录其词二首。《宋史艺文志补》有载,《四川通志》有传,《字溪集》附录《阳枋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