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攸县人物

龙康侯


龙康侯,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培育了大批化学人才。他对中国南海珊瑚类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1991年已发现50多个新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进行了药理试验,发现有些结构独特,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颇有应用前景。他是中国南海海洋天然物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龙康侯,湖南攸县城关镇人,1912年9月1日出生。从启蒙至小学一直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度过,由于父亲的督促,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南开中学,开始自己独立生活,当时南开中学校长的教育和要求也很严格,使他进一步树立了奋发读书的志向,学习进步显著。在初中只读了一年半就跳级升上高中,高中二年级就到北平去报考清华大学。

龙康侯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军阀混战,且受帝国主义欺凌,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从中学时代开始,把他的兴趣引向了化学,并树立了“实业救国”的抱负。读大学时,清华校园优美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使他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培养了多方面的兴趣,喜爱英国文学、音乐等。而对化学专业的热爱则并未稍减,特别是老一辈化学家黄子卿张子高、萨本铁、李运华等的榜样,使他更坚定了化学的方向,立志要在化学上有所成就。

1932年,刚满20岁的龙康侯在清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但又仍然呆在学校里――到上海交通大学任助教。

1934年趁湖南省政府公费派他出国留学的机会,决定到德国去继续深造,求得更严格的训练。1938年6月获得柏林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柏林糖业研究所和生化研究所做了短期的研究工作。

1939年3月回到祖国,先后担任贵阳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贵州安顺陆军军医学校药科毒物化学主任教官、湖南大学及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务。1944年日本侵略军侵犯湘桂,避居家乡攸县,在当地中学担任英语及化学教师,还为当地青年创办了共济补习学校。在这期间,龙康侯结识了不少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接受了进步思想。

1946年回到长沙湖南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进一步支持地下党员的活动,为他们做掩护。1947至1948年间在南京中国特效药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还担任南京国立药专教授及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参加整理美国科技调查团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关化学化工及医药各大企业的科技调查资料。1949年春再回到湖南大学任教。长沙解放前夕,局势紧张,他在当时接受了启蒙的革命教育,不为名利所0,一直继续在湖南大学坚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广州华南工学院化工系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再调到中山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了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及学术委员、天然有机物研究室主任等职务。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1956年参加了全国科学规划会议,由国务院聘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组成员;1958年参加了由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赴苏联、东欧各国的访问团,进行了三个月科学考察工作。这次考察他对苏联及东德有关有机合成及高分子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还与莫斯科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授B.A.卡尔金(Kaprин)院士商定了中山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在高分子化学方面进行全面学术交流的计划,包括人员互访、有关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的交流等,为中山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兼任过各种学术团体的职务: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顾问等。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下一名人:龙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