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燮阳(1887─1943)字哲徽,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著名书法家。燮阳少时,受县中书法名家肖玉林先生指导,以书法为日课,坚持不懈,锐意进取,不苟求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及长,就读于成都尊经学院,院长霍庄寿见燮阳之文卷,行正字匀,笔力道劲,赞曰:“此途可图也。”特推荐于门下弟子、时任军机大臣荣禄处作章京(书吏),由此得识京中书法巨擘翁公、姚茫父等人,深解“台阁”体之气质风度。
民国初年,在任职重庆法院庭长期间,因军阀扰政乱法,借故改作律师,后又觉律师难当,卸牌专事书法,成为职业书法家。以其字苍劲而华贵,榜书扇面皆精,求书者众,名噪山城。
1935年回内江,书名仍扬全川。1942年哲学家王恩泽来内讲学,常与燮阳谈书研诗。对书学艺术,燮阳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说:(书)“艺术只可神会,得心自然应手”;“临帖只是练功,真正写字是字从心来。有如是心,则有如是品,字见人品也。”其手书资中文庙“大成殿”匾额和内江东兴镇挂榜山岩刻“挹秀江濑”榜书迄今犹为人称道。民国时期,他与公孙长子、陈鸣鸾、梅鹤年为世人称为内江四大书家。其子余农治得其真传,亦成为内江当代书法名家。
同年(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闂傤垱銇勯弬鎸庮潔婵炴垶姘ㄩ惌娆愩亜閵忥絾纭鹃柍瑙勫灴閹晠顢欓懖鈺€绱樻俊鐐€栧褰掑礉濞嗘挾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牏绱撴担鍝勵€撶紓宥勭窔瀵鎮㈢悰鈥充壕婵炴垶鐟$紓姘舵煟椤撶儐鍎戠紒杈ㄥ浮椤㈡岸宕卞▎鎴炴闂備礁鎼悮顐﹀礉瀹€鍕叀濠㈣埖鍔栭幆鐐淬亜閹扳晛鐒哄ù纭锋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