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和(Bao Xinhe),男,汉族,无党派。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市。物理化学家,理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HonFRSC)。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为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10月至1989年8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讲师)。1989年8月至1995年5月获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5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至2015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副所长。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年3月至2014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1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2017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相关的表面科学和催化化学基础研究,以及新型催化过程和新催化剂研制和开发工作。在天然气(甲烷)直接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和煤基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担任J. of Energy Chemistry 期刊(Elsevier)共同主编,《中国科学》、《国家科学评论(NSR)》,以及Angew. Chem. Int-Ed、 Energy & Env. Sci. 、Surf. Sci. Report、Chemical Sci. 和ChemCatChem 等学术期刊编委和顾问编委。担任国际催化协会委员,任中国化学会第28届和第29届理事会副理事长,2012-2017年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1996-2000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2015年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2014年获第六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研究成果分别获评2014年和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6年获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第五届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6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获德国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协会(DECHMA)和德国催化协会催化成就奖(Alwin Mittasch Prize 2017),所带领的“纳米和界面催化”团队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获2018年度陈嘉庚化学科学奖。
包信和同志是第九届、十届、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包信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