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熙(1913-2006),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核化学化工事业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祖籍灌云县板浦。1931年,汪德熙就读于清华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1939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当助教。是年取得留美公费生的资格。1941年赴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就读,1946年春获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历任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大学化工系主任、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子能科学院科技委主任和核工业部科技委常委、核工业部研究生部主任等职。解放初,他用国产邻苯三酚和-制作塑料,获得成功,为国际首创。他试制成功不饱和聚酯树脂,并领导聚酯树脂小组制成聚酯型玻璃钢小轿车。他在原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任副所长期间,参与- ——点火中子源研制,在我国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后处理工艺中,采用先进萃取法。我国第一颗 的研制和引爆试验,汪德熙在 的0当量测定、燃耗、裂变产额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主要著作有:译著《核化学工程》,论文《裂变的发现对化学的影响》、《中国核燃料循环后段的现状》(英文版)、《核燃料循环中的若干化学问题》、《冠醚分离铈钠同位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