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康年(1860—1911),字穰卿,晚年号恢伯,清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应聘任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僚、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习。中日甲午战争后,愤朝廷丧师割地,力赞变法图强,提出:“非将教育、政治,一切经国家、治人民之大经0,改弦易辙,不足以变法。”不久,至上海与诸名流集议,探讨“中国之所以贫弱,西方之所以富强”的原因。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与黄遵宪创办《时务报》,担任经理,聘梁启超为主笔,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后因梁氏在该报上发表《变法通议》,遭张之洞干涉,他屈服于张氏压力,解聘梁启超,改《时务报》为《昌言报》,不久停刊。二十三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日报》,后改名《中外日报》,以日本人安藤虎雄为总董,受两江总督魏光焘的津贴,拥护清政府实行“新政”。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侵占东北的俄军违约拒不撤兵,他愤然致电中外,慷慨力争。三十年任内阁中书。三十一年与张元济等在上海商办浙江铁路,推汤寿潜为总理。三十三年在北京办《京报》。宣统二年(1910)办《刍言报》。著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