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传甲(1873~1908.11.19)清末民主革命者。汉族,安徽寿州(今寿县)人,中国最早革命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发起者之一。
1904年2月到安庆,参加新军驻安庆常备军,与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任马炮营正目,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选入工程学校,送南京讲武堂学习。回安徽后,任工程队队长,密谋反清革命。后至南京,与赵声等结识,准备联合发动起义。1908年清廷调集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31混成旅协同新军在安徽太湖会操,值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死。认为这是起义的绝好良机,遂与熊成基约定在安庆起义。
1908年11月19日夜发动安庆起义,熊成基从城外率马炮营先发难,领军进逼城下。范在城内应援未成,被捕,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安庆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1月,安徽都督府拨款,由怀宁县知事公署将安庆迎江寺旁的英公祠(原慈云阁)改为“熊、范二烈士专祠”,以作祀奠。现安庆市博物馆就是原来的“熊、范二烈士专祠”。
光绪三十三年徐锡麟起义失败后,熊成基、范传甲悲愤不已,誓欲报仇。次年春,革命党人倪映典调安庆,任骑兵管带。熊成基、范传甲与之密谋除夕举事,并派范传甲赴南京联络新军响应。因事泄密,安徽巡抚朱家宝将倪映典以“嫌疑”撤职,范传甲等遂推熊成基主持日后事宜。因范传甲鼎力相助,熊成基深得炮、马二营兵士的竭诚拥戴。光绪三十四年秋,清廷令南洋各镇新军于十月会操安徽太湖。熊成基、范传甲得悉,决计乘此机会发动秋操起义。又走露消息,朱家宝概不允新军中思想激进者赴太湖。起义计划未能实现。熊成基、范传甲又欲乘秋操间省城安庆空虚之际,在安庆起义,而后率义军开赴百余公里外的太湖,发动新军响应。适逢光绪帝与西太后相继死去,朝野动荡,人心惶惑。消息传来,熊成基大喜,说:“此天意与我也。”迅与新军中革命党人范传甲、张劲夫、薛哲等分头串联各部,秘密准备起义。十月二十六日(11月19日)下午,熊成基、范传甲等在城内三祖寺杨氏试馆秘密开会,决定当晚由熊成基率炮营于东门外举火起义,西门-同时发难,范传甲、张劲夫、薛哲则于城内接应。熊成基被推为起义军总司令,同时以安庆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作战密令13条。晚10时,熊成基下令炮营点火起义,城西-及第六十一标、第六十二标第三营、辎重队立即响应。炮、马二营会师后,熊成基督率千余人攻击北门。起义前,朱家宝已感风声紧张,恐省城有变,故于是日返回安庆,预作布置。夜间枪响即令巡防营固守城墙,并星夜派人求援。又因薛哲未能如约打开北门接应义军。范传甲、张劲夫亦分别被监视于工程队和讲武堂,无法脱身,起义军攻城受阻。二十七日,泊于安庆江面的“江贞”、“保民”、“楚材”等5舰,应朱家宝之请,炮击起义军占据的迎江寺炮台阵地。下午,范传甲在随清军统领余大鸿出巡时,欲举枪毙余,接应义军,被余的卫兵抢先将范捕住,押至抚署。二十八日,范传甲在抚署前殉难。起义军虽力战一昼夜,城仍未攻下,且伤亡很大。增援的清军亦逼近安庆城。在腹背受敌的形势下,二十七日晚10时,熊成基率起义军分两路突围,向庐州(今合肥)进发。途中,又遭清军姜桂题部追击。到庐州后,余众无几,遂自动解散。熊成基独自逃亡北方。次年初,熊成基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返长春,欲再举革命大业。宣统元年(1910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哈尔滨被捕。次年正月十八日(2月27日)在吉林马尔虎门外刑场就义。刑前慷慨道:“吾愿以一腔热血,灌自由之花。”“愿继我而起者大有徒也!”就义后,葬吉林望云山南坡,后迁至杨州瘦西湖万松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