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济南市 > 济阳县人物

卢永祥


[公元1867年-1933年]

卢永祥

卢永祥(1867~1933)原名卢振河,字子嘉,今回河乡举人王村人,北洋皖系军阀。幼时读过三年私塾,1890年出外投军。1895年在山海关武备堂学习,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与段祺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历任清军第三镇(师)协统(旅长)、袁世凯的十师师长、徐世昌任命的浙江军务督办等职。1924年-战争惨败后隐居天津。卢永祥在外40余年,极少回老家,但乡土观念颇重。曾出资为济阳县修建黄河迎水坝、学校、民刑看守所,并督修和出资印刷了[民国]《济阳县志》等。

卢永祥,幼时家贫。

1887年先入山海关随营武备学堂,1890年投军。

189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被袁世凯聘为新军军官,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与段琪瑞、王士珍等成为密友,后来一同成了皖系军阀的骨干。期间任淮军队官,后任武卫右军管带。

1899年,卢永祥随袁世凯赴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任山东武卫右军先锋队右营帮带、北洋二十镇协统。因镇压滦州起义军有功,先后加记名总兵、提督、副都统军衔。

1902年,任左翼步兵第四营营长。后北洋常备军扩编为6个镇,历任陆军第二镇标统、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第三镇第五协统领,驻防奉天、锦州、长春等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卢永祥随第三镇统制曹锟入关,奉命去山西井陉、固关地区镇压革命,因“功”加记总兵、提督衔,赏“巴图鲁”名号。

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副使和护军使,会办江苏军务,浙江督军等职。

1915年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男爵。后又参加镇压滦州起义和“二次革命”。

1916年袁世凯死后投靠段祺瑞归入皖系,成为皖系军阀干将之一。

1917年1月,他升任淞沪护军使。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掌北京0权柄,为扩大皖系势力,任命卢永祥以淞沪护军使兼江苏省军务会办。段决定征湘、平粤、讨滇同时并举,拟派卢永祥为湘粤方面军总司令,因遭直系势力反对,不得不将卢永祥留在上海,以随时应付长江下游的意外事变。

1919年8月,卢永祥改署浙江省督军。

1920年直皖战争后,皖系势力大大削弱,卢永祥部成了皖系的主要支柱。为了对抗直系军阀,保持浙江地盘,卢永祥于1921年6月4日发表通电,主张“各省自定省宪,实现地方自治”,在浙江成立“省宪起草委员会” 。

1922年6月,卢永祥又宣告浙江自行废督,自己改任浙江善后督办。卢的通电,得到了南方各地方军阀的支持和响应。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把持北京0。卢永祥与何丰林为了保持浙江、上海地盘,与张作霖孙中山联络,结成“反直三角同盟”。

1924年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因争夺上海,发生“-战争”,任浙沪联军总司令。由于孙传芳从福建出兵配合齐燮元大举进攻浙江,加之卢军内部发生兵变,结果浙沪军大败。北京0下令免去卢永祥浙江军务和官勋,任命齐燮元兼淞沪护军使,孙传芳兼任浙江军务督理和闽浙巡阅使。卢永祥无立足之地,-于10月13日偕何丰林、臧致平等逃往日本

1924年10月,直军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溃败,曹锟被困,推翻直系统治,拥段祺瑞成立临时执0。北洋0大权落入段祺瑞、张作霖之手。张作霖大军南下,打败齐燮元,占领苏皖,卢闻讯,立即从日本启程回国,不久被临时执0任命为直隶军务善后督办。奉军乘直系统治0,向南方扩张地盘。

1924年12月,奉军张宗昌部举兵进攻江苏齐燮元。段祺瑞借奉军势力派卢永祥南下,恢复皖系地盘。卢永祥遂任苏皖宣抚使。

1924年12月间,孙传芳-苏皖,驱走奉军。

1925年1月10日,卢到达南京后组织宣抚军,自兼江苏军务督办。

1924年8月卢永祥因受奉系军阀排挤辞职,隐居天津。1933年年病死于天津,时年67岁。


人物关系:
儿子:

  卢永祥相关
北洋军阀时期浙江军政长官 1919年8月-1924年9月

  经历历史事件:
第二次直奉战争 (公元1924年)
第一次直奉战争 (公元1922年)
小站练兵 (公元1895年)


  同年(公元186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3年)去世的名人:
王照 (18591933) 汉语拼音创始人 天津市宁河区

下一名人:孙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