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钟,字鼎才,号钱老。清道光元年(1821年)生于屏南县谢坑村。8岁入私塾,深受儒学教育。
谢坑村系屏南、政和、建瓯三县交界的偏僻山村,当年民生困苦,文化落后,时疫流行,缺医少药。大钟父亲际滔颇识医理,大钟成年后,跟随其父行医,并精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及汪昂《汤头歌诀》等医书。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谢坑一带麻疹流行,时有死人,县衙无能顾及。大钟全力抢救,说服村民隔离患者,边治疗,边预防。他亲自采集清凉解毒青草药熬汤,要村民日服三次,防止疫情扩散。对患者,根据麻疹初热、见疹、收没三阶段及并发症分别选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甘凉养阴汤头,使大多数患者服而病祛。七八天后疫情得到控制。
大钟重视青草药研究,还坚持临床笔记。晚年,分门别类整理临床笔记50多本,于今保存完整的尚有5本,对治疗天花颇有价值。其后,陆超通、陆盛畅、陆健德等人均曾继承大钟青草药处方用于临床,成为青草药与中医结合的流派。
大钟从医80年之久。青壮年时期,不避风雨,不分昼夜,均步行出诊。即使路远有百余华里,也从不乘轿。他的足迹遍及屏南县北区,政和县杨源、镇前,建瓯县东峰、东游,寿宁县平溪,今周宁县礼门等近百个村庄。他住患者家中时,只求粗菜淡饭,对患者护理以及煎药方法均详加指导。对穷苦患者义诊,不收酬礼。
大钟百岁寿诞,知县黎景曾亲造其家祝寿,赠送“望著耆英”匾额。附近村民前往拜寿者甚多。
民国14年(1925年)3月,大钟辞世,享年104岁。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