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龙海区人物

严仙藜


[]

严仙藜,字太乙,清龙溪县石码镇人。父名家椿,是石码名儒。太乙曾师事郑亦邹。郑字白麓,曾任清朝内阁中书。后乞归,结庐于白云山,授徒著书,为漳中诗坛泰斗。

仙藜贫穷多病,至50岁犹困于场屋,功名无分。数学家庄亨阳称赞他“笃问学,有异才”。却处在文网缜密的“康熙盛世”,名不出闾里,抑郁以终。清乾隆《龙溪县志》介绍他的身世仅寥寥数语而已。他虽生平萧瑟,而诗文自有异彩,终不可掩。庄亨阳评其文“深古瑰丽,非耳目近玩”,评其诗“浸淫大历间”、“言之有物,气骨特雄健“。

仙藜的诗像晋阮籍的《咏怀》,隐晦悲愤,意在言外,读者必须细心体会,才能听懂他隐藏在诗句中的心声,他的《春兴》八首,暗比杜甫的《秋兴》八首。春天本来是良时美景,赏心乐事的日子,但他所过的却是“烘衣只续烧茶火,买酒仍须卖画钱”的贫苦生活,毫无乐趣可言。

他写的《过塔溪》诗所见到的塔溪风景是:“河豚冲网白,溪蓼拥舟红;密树千丝雨,疏钟一塔风。”毒鱼、苦蓼、冷雨、凄风,充塞空间。雍正六年(1728年),仙藜客游福州,正值瘟疫流行,他写出《疫气》一诗,其结句说:“太平艰苦日,休罪瘴烟高”当时号称“太平”,实则万民艰苦,人为不臧乃是基本病因,这是他对清廷的严厉指责。

读他的《残荷》诗,颇疑作者影射康熙帝捕杀崇祯皇帝子孙的事。明思宗太子慈烺于明亡后逃匿外祖父周奎家,被周奎告发,捕杀于狱中。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廷又搜捕逃匿64年的崇祯王子朱慈焕,凌迟处死。诗句说“碎尽红绫瓣,秋风似剪刀”。正指朱家皇族被杀戮无遗,清政权活像剪刀。当者披靡。

仙藜著有《碧捂庵集》,死后出版,改名《野航诗钞》,收诗237首。《石码镇志·艺文志》录其佚诗13首,共250首。


下一名人:黄可润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胶绮崝妤冨垝閺冨牊鍊婚柤鎭掑劚閸撶懓鈹戞幊閸婃捇鎳楅崼鏇熷仧闁割偅娲橀悡鐔镐繆閵堝倸浜鹃梺缁橆殔閿曨亪鏁愰悙鐑樻櫢闁跨噦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柣鐔哥懕缁犳捇寮诲☉銏╂晝闁挎繂娲ㄩ悡鍌滅磽娴e壊鍎滈柟鍑ゆ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堢紓浣哄缂嶄線寮婚悢琛″亾濞戞瑡缂氶柣顓烆儑缁辨帡顢氶崱娆戞殼闂佸搫琚崝宀勫煡婢舵劖鎯炴い鎰╁焺娴硷拷 QQ闂傚倸鍊烽悞锔锯偓绗涘洤绀冨┑鐘宠壘缁狀垶鏌ㄩ悤鍌涘1074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