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继勋(1792—1842),字开文,号炽庭,南海南庄罗格村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科举人。道光五年(1825年)在广州城南太平沙建岳雪楼以藏书画。六年任化州学正。十三年中进士,朝考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散馆授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官、十六年殿试收卷官、十七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八年翰林院庶常馆教习。十九年请假南归广东。二十年欲北上,正值鸦片战争前夕,广东战事紧张,留在广州勷办军务。其间捐银9000两组织团练、督塞河道、制造排船抵抗侵略者。二十二年二月,孔继勋守御广州猎德炮台受风寒病故。孔继勋善书法,尤精小楷,于古人书法名画独具精心妙识。其岳雪楼所藏字画甲于粤地。著有《岳雪楼诗存》、《馆课诗赋钞》、《云泉题唱》、《岳雪楼骈文集》、《北游日记》等。
孔继勋以经古第一补廪膳生,嘉庆戊寅(1818年)科乡试中式59名举人,道光丙戌(1826年)大挑化州学正,癸巳科(1833年)殿试中式二甲38名进士,朝考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殿试收卷官、顺天乡试同考官、翰林院撰文、翰林院教习庶吉士等官,曾为大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老师。
孔继勋才气不凡,在京期间受道光帝多次召见“下垂清问”,为同僚所敬仰。据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朝宰相潘世恩与孔继勋为挚友,常常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潘世恩因事外出未回,孔继勋往府上拜访,径入书房看到一诗置于案头,误以为潘世恩所作,拜读后提笔圈点而去。及至潘世恩返家得知此事,大惊失色,原来此诗乃道光皇帝所作,妄自删改可能触犯龙颜,于是劝孔继勋籍弟弟病逝,告假南归,暂避此事。后来,道光皇帝知道孔继勋所改之处亦合乎情理,没有降罪反而将孔继勋升任上 书房行走(教太子、皇子读书)。
孔继勋居于家中得此喜讯,原打算于庚子春(1840年)再赶京供职,却爆发了鸦片战争。先后在广东主持军政要务的高官大吏,诸如林则徐、邓廷桢、琦善等都十分倚重这位在籍翰林,力留他勷办广东夷务,礼遇甚隆。孔继勋不负所托,悉心谋划,捐资组织团练、督塞河道、制造排船抵抗外敌。后林则徐被革职北上,祁贡接任两广总督后相约孔继勋再留广东一年助善后工作。孔继勋提出:“非理财无以裕国,非节用无以理财,欲御敌必先练其兵,欲练其兵必先立法。”以理财练兵为急务的策略,深为祁贡折服。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2月,因冒风雨守御广州猎德炮台,受到风寒病故。同治二年,被追封为从一品荣禄大夫。
孔继勋一生的主要事迹除了勷办军务抗击外敌,最为后世-的便是岳雪楼的字画与藏书。孔继勋对古人的法书名画独具慧眼妙识,在一次踏雪游南岳之后,归来便于广东兴建岳雪楼,不惜重金将自己所见的精品都收购其中,搜罗之富,一时称最,史书载有33万卷之多。光绪年间,广州藏书名家有“城南孔、城北方”之说,“城南孔”就是在城南太平沙建有岳雪楼的孔广陶,城北方指的是寓城北狮子桥聚龙里的广东道员巴陵方柳桥,两人藏书之盛,一时孔方并称。后世把孔继勋、孔广陶父子的岳雪楼,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还有伍崇曜的粤雅堂、潘仕成的海山仙馆并称藏书“粤省四大家”。
藏书之外,孔继勋尤好雕刻出版古籍,所刻精良之书有《岳雪楼书画录》、《北堂书钞》(唐代类书)160卷等。孔继勋之子孔广镛、孔广陶更是继承父祖的收藏传统,远索重购,锐意收藏,使岳雪楼的书画一时甲于粤地,其中更有“天下第一名画”——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及宋拓汉《礼器碑》、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怀仁圣教序》等稀有的金石拓本,并且岳雪楼以藏清代殿本、名人校钞本为特色,其中殿本《古今图书集成》最为珍贵,据说是孔广陶斥巨资买通宫中太监秘运出来的。孔氏兄弟著录汇编的《岳雪楼书画录》与集刻的《岳雪楼鉴真法帖》等书,都是研究广东书画收藏与刻帖极重要的文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孔氏家道中落,所藏之书日渐散去。民国后,所剩书籍尽归康有为万木草堂。岳雪楼的33万卷藏书,一时间竟恍如清晨融融阳光下的霜露,消逝无存。孔氏世代藏书的旧梦,如今似乎只承载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诗意。
孔继勋书法亦值得称道。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孔家曾聘请能诗善书的名士黄培芳在濠上观鱼轩为塾师,孔家兄弟和探花罗文俊向这位名师“问业最久”,有良师益友的指授与切磋,他又好学不倦,所以“弱冠辄擅书名”。他的书法以欧体为基础,并深得其架构神髓而有所变化。据史料记载,他对《灵飞经》下过一番工夫,中举后,锐意《虞恭公》、《皇甫君》二碑,40岁时,“始变大令(王献之) 十三行”,他认为,“魏晋名家靡不发源汉隶”,于是又攻习《曹全》、《史晨》拓本。“日临三百字,无大故未尝一日舍笔砚”。由于他功底深厚,所写的字结构严谨而秀润,颇受时人推崇。据著名学者、书法家陈澧说:“忆余童时,塾师以太史(孔继勋)小楷命学之,时太史尚未第。其后同会试人都过从甚密,得见其书益多,亦益工。”孔继勋曾书写小楷扇面赠给时任南书房行走的同学许乃普,给道光皇帝看见,甚为赞许,并嘱上京会试,所以羊城书院掌教陈其锟说:“(孔继勋)尝以书名动天听。”可见他的书法艺术上至天子,下至士人都给予好评。虽然,在中国书坛上,他的成就与名气比不上陈献章、吴荣光、李文田、陈澧、康有为等广东籍书家,但却获得了上述大名家所没有的殊誉。1963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孔继勋小楷字帖》,印数达6万册之多,发行全国作“中小学生和在职青少年学习小楷之用的范本”。迄今为止,尚无第二位广东籍书家能获此殊荣。
孔继勋的坟冢自民国后期开始湮没于世。几经沧桑,孔太史墓于2006年在广州白云山北磨刀坑村被重新发现。有关专家称,这是继李文田墓后的又一重要考古成果,被广州市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罗格村 罗格村位于南庄镇北部,罗格围腹地。总面积为4.74平方公里。境内河涌纵横交错,淡水资源丰富,鱼塘业养殖面积1939亩,年上水量984000公斤。境内有13条自然村,总人口为5500人,总户数1620户,由冼、孔、黎、何、关五大姓氏组成,是全镇第三大人口的村。 工农业发展情况: 农村办工业,罗格是先行者之一。1967年,办起了第一间小工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