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 > 义乌市人物

吴肇基


[公元1881年-1917年]

吴肇基(1881—1917),原名璀光,字翔夫,号吉堂。义乌吴店萧皇塘人。1903年游学日本,痛恨清廷腐败,愤而弃文习武,毕业于日本武备学堂。回国后,为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积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于任内。

  农民世家棍棒少年

  1881年农历十月初三的晚上,“哇”一声婴儿的啼哭从萧皇塘村的一所农家大院“十八间”的一间厢房里传出。这“十八间”的主人姓吴,名琅琴。此时此刻,他的妻子何氏又给他增添了一个儿子。

  吴琅琴祖上世代以务农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到了他的父亲吴琳湖这一代,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而是以农为主,另外再做一些小本生意,于是家境日益红火起来。吴琅琴,子承父业,到他手里时,已有良田20多亩。

  吴琅琴身材魁梧,生性平和,小识阴阳八封,初懂治病方术,经常给人看看风水,治治小痛小病,乐善好施,深得他人敬仰,曾获义乌县“一乡善士”的牌匾。在吴肇基出生以前,他的妻子已为他生了6个儿子,分别为璀成、璀珠、璀精、璀议、璀文、璀武。吴琅琴希望新出生的儿子能光宗耀祖,于是取名为“璀光”。

  小璀光的胃口特别大,母亲的奶根本不够他吃,父亲便给他雇了个奶娘。小璀光吃得多,长得也快,7个月便能坐会爬,10个月就开始独立行走。摔倒了,他不喊疼,也不哭闹,还不要人扶,坚持要自己爬起来。到三四岁,就经常拿很小木棍跟在几个哥哥后面,喊“冲啊”、“杀啊”!到五六岁时,长得比村里其他同龄人高大,每次玩打仗的游戏,总是冲在最前面。小璀光成了萧皇塘的“孩子王”。

  书院学子热血男儿

  吴琅琴既然对小璀光寄于厚望,就不能不让他读书。1887年,小璀光长到7岁,父亲为他取了个学名叫肇基,把他送到义乌书院读书。当时的义乌书院不过是个启蒙馆。全院仅一个班级,先生教他们《四书》、《五经》。天资聪明的吴肇基很得先生宠爱,写字、背书、对对子,在全班同学中是一个佼佼者。当时,国家政局-,百姓涂炭,家境日趋困难。吴肇基在家帮父亲干点活,空余时间读点书。家无藏书,就到别人家去借。一次,他借到一本兵书,如获至宝,每每看得入神。15岁时,父亲帮他找到生计,到金华鞋塘镇贩田洪当起了教书先生,一教就是三年。在这期间,他结识了金华的反清首领——金华“龙华会”会首张恭。

  在张恭等人的影响下,吴肇基的反清思想从朦胧趋向明朗,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次,他对友人说:“大丈夫当奋难以策功业,安能雌伏乡间以温饱终其身耶。”吴肇基报国心切,但又苦于无报国之能,于是产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但一个农家子弟,出国留学谈何容易?后蒙嫁到金华长塘徐的姑妈帮忙,资助他2000块银元,吴肇基终于在1903年东渡扶桑留学,同去的有杨身、蔡锷等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一边关心国内局势,一边发愤读书。1906年,吴肇基返回祖国。

  -驰骋沙场

  吴肇基回国后,任浙江弁目学堂教习官,复任新军八十二标队官。尔后,两次赴义乌招募新兵800余名,建立了“义乌营”,并亲自训练。据载,吴肇基练兵,“习戚继光兵法,练陈玉成战法”。同年吴肇基受张恭指派,赴绍兴,联络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加入“光复会”。此后,吴肇基所部新军为“光复军”的一部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浙军响应。浙江新军以童葆喧为司令,朱瑞、顾乃斌为八十一、八十二标标统。吴肇基任八十二标营管带。1911年11月4日半夜,浙江新军以“独立”为口令,发动起义。新军毁清巡抚衙门,占领清军械所,八十二标兵士又活捉清巡抚增韫。5日,杭州光复。7日,浙江军政府成立。面对南方如火如荼的反清烈火,清廷派袁世凯镇压。袁世凯命江苏总督张人俊、“辫子军”首领张勋及统领王有宏等调三万士兵坚守南京,以图南下。江苏新军第九镇(师)统制徐绍祯败退镇江,上海都陈其美(又名陈英士)倡组“江浙联军连”,浙江以三千兵组成“援宁支队”(混成旅)。吴肇基率“义乌营”到达镇江,与江苏新军会合后,奉命担任主攻。11月24日,攻克乌龙、幕府两山。次日,8000名清兵出城突击。浙军迎战,毙清兵统领王有宏,余退守城内。30日,吴肇基率部强攻太平门,身先士卒,攻入城中,清兵溃退徐淮,南京光复。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受任临时大总统。大总统令,浙“援宁支队”扩编为第六师,吴肇基升任师部一等副官,被授于“光复南京纪念章”一枚,后又升为二十一团中校副团长,大总统奖给金质“四等文虎章”一枚。第六师回浙后,为防北洋军南下,设嘉湖镇守使,吴肇基出任嘉湖总兵站站长。1915年任“讲武堂”区队长,教授韬略兵法。因教练有方,功劳卓著,大总统又奖给“二等银质奖章”一枚。吴肇基因精通戚继光兵法,有选兵、带兵、练兵、用兵之能,征战10年,每战必胜。

  袁世凯担任大总统后,派人刺杀革命党人宋教仁陈英士,并在浙江革命军中找到代理人朱瑞,后又刺杀王金民。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首发护国战争第一枪,浙江第六师改为护国军。1916年6月,吴肇基被电召回杭参与筹划军务兼督待事宜。次年,吴肇基晋升为步兵二十一团上校团长。后因忧国优民每每愁思不展,食少事繁,积劳成疾,于1917年1月7日谢世,年仅36岁。殡葬之日,师长童葆暄涕泪致祭,各级官员都亲自前来悼念。由浙江督军吕公望所书“柳营望重”的牌匾,秋瑾、张恭、王金发、童葆暄、吕公望等人给他的书信14封,他自己生前的遗物与遗作及杨竣所写的吴肇基传记,随同遗体一起送回义乌老家萧皇塘。按他生前遗愿,长眠于故乡的土地上。

  吴肇基娶有二妻,其一为其姑0女儿徐呆贯,未有子女。其二为金华人氏刘风芝,经张恭介绍,彼此相爱结合。吴肇基去世时,刘风芝身怀六甲,百日后,生下一男孩取名吴灿漠,小名阿毛。阿毛8岁时,原吴肇基部下徐震芳带他去见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模着阿毛的头说:“革命的桃子革命的头,革命的种子在杭州。”(因阿毛的头顶上留了一块“桃子”形的头发)接着中山先生为阿毛取了个别名叫“孙斋”。阿毛10岁时,刘风芝去世,阿毛由伯父从杭州领回义乌萧皇塘村。吴灿漠一直都以父为荣,立志继承先父遗志,勤奋学习,后考进黄埔军校,为黄埔军校十六期学生。解放后,为人民教师,已84岁高龄。现退休在家与妻阿双安度晚年。

  主要参考资料:

  《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浙江人民出版杜1981年版

  《金华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12月全华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

  义乌《椒山吴氏宗谱》

  吴肇基子吴灿漠、孙吴基雄口述

来源: 义乌市档案局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88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陈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