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1917~1996),原名萧练石,曾用名萧力克、杨哨声,百侯镇侯北中村人。萧明孩提时曾随父母到马来亚,7岁回家乡读小学;民国22年(1933)在百侯中学读初中。民国24年春,他和杨应彬等8位穷学生一起到广西南宁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当工读生,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5年,他在研究院结业后返回大埔,民国26年在西河以小学教师之职开展党的活动。民国27年1月,参加闽西南特委、潮梅特委在福建省龙岩白土(新四军二支队师部所在地)举办的“抗……[详细] |
萧捷明(1931~1997),百侯镇侯北村人,中共党员。民国38年(1949)4月,捷明参加工作。1953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体育系专科,8月到武汉体育学院任教。1956年12月,在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57年1月在沈阳体育学院工作,1960年升为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在沈阳体育学院工作期间,他曾任田径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田径系主任、体育系主任、运动系主任等职。1981年6月,被调到广州……[详细] |
曹朗初(1893—1948),长治乡蓝田村人。父亲在清末到江西贩卖鸦片,略有资财,娶江西人徐金莲为妻,生三男二女,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最初,曹氏父子在南昌城北街开设一家布店,用自己特有的配方,将洋纱加工后,染成黑布,取名“广东青布”。因为不褪色,又不起毛,他又采取每购“广东青布”一尺,赠送印有广益昌招牌的毛巾一条的推销办法,所以买者蜂拥,生意兴隆。民国16年(1927),南昌市拆除旧城基,改建环城马路。他向市政委员会购得大片土地。广益昌……[详细] |
曹铁城(1906~1999),又名曹有光,家名曹福基,长治镇蓝田村人。高小毕业后,其父要他经商,但铁城毫无兴趣,毅然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历任国民政府陆军连长、营长、团长,中央军校第二分校上校副总队长,军事委员会西南区校阅委员等职务。民国30年(1941),铁城调任国民政府陆军军官训练总队少将总队长,专门训练中校级以上的军官。他在担任训练总队长期间,治军纪律严明,按章办事,铁面无私,禁止学员参加-、0。参加受训的军官给他起了一……[详细] |
温廷敬(1868—1953),字丹铭,百侯镇白罗村人。少年时聪颖勤学,识见过人。光绪十五年(1889)得广东学政樊恭熙赏识,录为博士弟子员(俗称秀才)。其时学子多攻读帖括之学,而他独致力经史互证,无意科名显世。旋进潮州韩山书院,从院长温仲和游,为学益进。后值丘逢甲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仲和、廷敬均受聘为教习,他主讲中国历史,以经世致用之学教导学生。在其教导之下,成就卓著的有潮安饶谔、兴宁饶景华等。光绪二十八年(1902)何寿朋在汕头创……[详细] |
罗濬,号徽五。枫朗人。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四十五年进士。授江南萧县令。洁己爱民,吏胥无敢舞文者。丁酉科分校乡试,文武两闱所取多知名士。莅任三年,以病告归。民泣乞留者无数,馈袍外更为立遗爱碑焉。归里后,以著述自娱。其舅父杨之徐赠诗云:“宣猷三载赋闲居,宦橐萧然得遂初。善事长官无巧术,卷怀芸阁有藏书。烹茶扫榻樽常满,种柳吟诗兴未虚。却忆龙城遗爱在,逝梁风景近何如。”其出处之情可见。濬于《四书集注》用力最深,制艺力追先正。诗古文辞惜不传,惟为罗……[详细] |
罗则资(1887~1922),字宪道,号逢源,又名富生,湖寮古城村人。青年时期官费考入英国剑桥大学机械系就读,获工学士学位。回国后,被派广东兵工厂任总工程师。孙中山大元帅开府广州,委派他为靖粤南路总司令,因赴钦雷收编军队,舟覆于海而遇难,时年仅35岁。罗卓英将军特作楹联挽之:“跃马横戈空有志,天风海水大无情”。……[详细] |
罗尚忠(1892~1952),字绍信,号蕴坡,湖寮镇龙岗村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四期辎重科、武汉珞伽山军官训练团毕业。他历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第一师连长、大队长,第二十一师辎重营长;民国25年(1936)任第十一师三十三旅副官处长、大队长,第二十一师辎重营长;民国26年3月任广东省第四区保安副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广东省保安第二团上校团长,兼军部驻韶关办事处主任。民国34年,任粤桂边区总指挥部少将高级参议;民国35年任广东省政府参议……[详细] |
罗柏麓(1895~1955),又名占鼎,字宝华,湖寮镇大安村山丰人。柏麓出身贫寒,湖山官学高小毕业后因成绩优良即在该校担任教师、校长,后又在梅河中学任教近10年。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军东路军,不数年,升任东路军行营秘书,旋又就任浙江省遂安县县长。民国25年冬,担任广州粤汉铁路警备司令部秘书。民国26年,他投身抗日,担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处少将处长,协助罗卓英组织指挥江西上高会战。民国31年,先后任江西省安福县、宜春县县……[详细] |
罗楚材(1899~1976),又名荣楠,号奇生,湖寮镇古城村人。他7岁读书,12岁念小学,18岁渡南洋从商,22岁返国。民国13年(1924),楚材初任潮梅兵站分监部中尉副官、两浙盐运使公署三江场场长。民国20年春,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中校副官,11月任第五十二师中校会计课长;民国22年,调任东路军总指挥部上校军需科长。民国25年4月,他调兼晋、陕、绥、宁4省边区总指挥部上校经理科长,是年冬任武汉警备司令部经理处长。抗日战争爆发,楚材兼……[详细] |
罗九香(1902—1978),枫朗镇坎下村人。幼年时受当地民间音乐熏陶,习三弦与古筝。罗先畴(辛亥革命军营长,东征时遇难)善弹筝,是其启蒙老师。九香于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在乡校任教,常与邑内儒乐高手会聚,兴之所致,通宵方罢。20年代初,何育斋于广州办“潮梅音乐社”,九香应邀前往,与育斋潜心攻研筝法,又与岭南古琴家杨新伦交游甚密。九香纳古琴吟、揉、弹、注等奏技的优点于古筝的弹奏中,使筝技风格别具,技艺益进,名亦日噪。建国后,1950年7月……[详细] |
罗扬才(1904—1927),别号席欧,枫朗镇坎下村人。幼时上日新小学。父罗伯均去世后,过嗣漳州小商罗杏举叔父为子,就读漳州第二师范。民国10年(1921)春转入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民国12年任学生自治会干事,与同乡学友刘端生、罗明等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出版《星火周刊》。次年夏,参与抗议校方压制学生“反对帝国主义在厦门压迫和-中国人民的罪行及反对军阀枪杀学生”的斗争,举行-。民国14年春,升入厦门大学文法科,一边求学,一边从事革命活……[详细] |
罗启贤(1904~1974),又名伯良,湖寮镇龙岗村人。他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民国10年(1921)考入广东省甲种工业高等学校,在校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任青年团广州地委教育宣传委员。民国1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委员,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秘书长和《工人之路》副刊。民国16年秋,启贤任中共汕头地委秘书,受命到闽西迎接“八一”南昌起义军,在上杭县城向周恩来等领导人汇报潮汕和东江地区国民党的军情态势,后随起义……[详细] |
罗士高(1905~1995),枫朗镇坎下村八斗背人。他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后随家迁往浙江居住,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民国15年(1926),进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民国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两次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北大毕业后,由冯玉祥推荐到河南汉阳专署丁树本部工作,担任丁部总政治部主任。民国27~33年,士高历任解放区冀南六县专署秘书主任、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秘书长、民政处长和晋冀鲁豫边区十七、十八分区专员。民国3……[详细] |
罗博平(1905~1993),字远山,湖察镇龙岗村人。他幼读育智小学,及长入湖山官学,学习3年毕业,名列前茅。民国10年(1921),他远赴厦门,投考集美高师教育系,学习5年毕业,时值北伐军兴,遂投笔从戎。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开始,博平随第十五军团司令罗卓英作战于吴淞宝山罗店前线。旋奉罗卓英命回乡办虎山公学并首任校长,他日夜加紧建校工程,计移坟地3000余穴,并一面施工一面开学,分设中学小学两部,于民国27年春招生上课,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