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天纬(1840~1900年),字鹤笙,亭林镇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攻读英语,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光绪元年(1875年),应徐建寅之邀,赴山东机器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五年,受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邀请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政俗之短长。光绪七年回国,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除与英国人罗亨利、傅兰雅合译《西国近事类编》、《工程致富》、《英美水师表》、《铸钱说略》、《考工纪要》等书外,根据游历考察所得,撰写了《格致说》、《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西学古今辩》、《中西学术源流论》等篇,专门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优劣。光绪十三年,应盛宣怀之邀赴山东烟台,分析上海轮船、电报两局之利弊,颇得重视。
他同情民间疾苦,主张减免税租,倡议修筑铁路,呼吁收回民族工商权利。在政治上赞成改良,与变法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交往甚密,并为汪康年主办的《时务报》撰稿。光绪十九年,在上海格致书院创设兴学会,并募集经费在高昌乡开设“棠荫”、“董威”、“湖海”、“平安”等四所新式小学,自编教材12册,名为《读书乐》。后又重入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专心著译。
在比较文化方面,他研究较早、研究范围较广,有很多新颖中肯之见,对广义文化中的哲学、科技、风俗、教育乃至民族习性等都进行了比较考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评,同时肯定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发展史上的地位。他的《中西格致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别》、《中西民好静与好动之分》、《中西学术传统重道轻艺与轻道重艺之殊》等文中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很大影响。此外,他警惕列强的侵略野心,为加强国防出谋划策,除大量译作外,还著有《刖足集》、《格致课存》、《随轺载笔》、《佐幕刍言》、《时事刍议》、《扪虱录》等书。光绪二十六年7月,因中风去世。
亭林镇 亭林镇是金山区的东北门户、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是上海市新一轮城市规划中重点发展的22个中心城镇之一,位于金山区的东北部,距区府所在地金山卫23公里,到上海市中心45公里。镇行政区域面积为122.27平方公里(为原亭林镇、朱行镇、松隐镇)。由于原朱行镇区域由金山工业区管辖,我镇实际管辖范围是原亭林镇和松隐镇,区域面积为79.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5万,外…… 详细++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