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北省 > 雄安新区 > 容城县人物

孙奇逢


[][公元1584年-1675年,明末清初理学大家]

孙奇逢

孙奇逢(1584~1675)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字启泰,号钟元,世称夏峰先生。容城北城村人,祖居贾家庄(今容城贾光村)。少年有志,以先贤刘因杨继盛为榜样,嗜学成癖。14岁入县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与明兵部尚书孙承宗等为友,与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则以“国士”相知。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氏,把持朝政,破孩东林党人,左、魏、周等先后被捕入狱。孙奇逢冒险挺身营救,他致书给好友孙承宗,让他利用“枢辅”的身份,设法搭救左光斗等人。为营救东林党人,他为筹资募捐奔走呼号。虽未救出左、魏、周等人,但他的高尚行为使他被誉为“范阳三烈士”之一。

明末,孙奇逢率领亲族乡人抗击清兵。附近县城先后被清兵攻陷,独容城未被攻下。但终因明朝大势已去,他移居易州,隐居于五公山讲学,清朝建立后,他居家授徒。不久,其田园被旗人圈占,举家再徙苏门夏峰(今河南辉县夏峰村),兴办百泉书院,广收生徒以教之,从学者数百人,终老于教授著述生涯。从明至清,孙奇逢前后11次被皇帝征召做官,均坚辞不就,被称为“孙征君”。他一生专心教授著述,理学成就突出。治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主张“人无贤愚”,只要肯学,“必开以性之相近,使自力于庸纾”。这种不论身份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在当时广受赞誉。

孙奇逢初宗陆九渊王守仁,其学得力于王守仁为多,晚年倾慕朱熹理学。其学问主张自得,不立门户,以继往开来为己任,终于成为两大理学派别的调和者,从理论上回答自然与社会现象统一性的问题,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同体的境界,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为清初三大儒。著作有《四书近指》20卷、《读易大旨》5卷、《尚书大旨》6卷、《理学宗传》26卷、《畿辅人物考》8卷、《中州人物考》、《岁寒居问答》2卷、《游谱》1卷、《甲申大难录》、《两大案录》等行世,另有《语录》2卷、《百泉纪游》、《续容城县志》、《新安县志》等。后人辑有《夏峰先生集》14卷。

孙奇逢不仅为人诚挚,平易近人,而且学识渊博,一生孜孜治学,笔耕不辍。晚年,他总结自己几十年治学体会,曾写道:“七十岁工夫,较六十密;八十岁工夫,较七十密;九十岁工夫,较八十密。学无止境。”这种学而不已、勤奋著述、虚怀若谷的风范,赢得了当世和后代学者的敬仰和尊崇。近人梁启超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夏峰是一位有肝胆、有骨气、有才略的人”。


  孙奇逢相关



  同年(公元1584年)出生的名人:
崔呈秀 (15841627) 明朝兵部尚书 天津市蓟州区
朱轩嫄 (15841587) 明神宗第四女 北京市东城区


  同年(公元1675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图鲁拜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