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四川省 > 资阳市 > 乐至县人物

谢无量


[公元1884年-1964年,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早年经历

谢无量4岁随父母赴安徽,从父习诗文典籍。1898年拜著名学者汤寿潜为师。

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课馀与马一浮等创办翻译会社,出版《翻译世界》杂志,内容多系世界名著,也有社会主义著作。这时期,结识章太炎邹容章士钊等人,为《苏报》撰稿。

1903年6月《苏报》案发生后,赴日本学习。次年3月回国,先后在镇江杭州博览《四库全书》和社会科学名著,并在当地学校任教。

1906年,赴北京任《京报》主笔,每天撰写社论,评论时事。

1909年,被聘为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兼授词章,教学之馀,潜心研究古典文学。同年10月四川成立咨议局,与张澜等一起参加立宪运动,曾受托撰写《国会-书》,指出:“天下情势危急未有如今日之亟者,内则有盗贼水旱之警,外则有强邻逼处之忧。”“当局宜博咨天下之贤士,群策群力,急起直追,以救危之于万一。……亟盼速定大计而开国会,以顺人心。宗社安危,在此一举。”

参加辛亥革命

1911年6月,与张澜等人参加保路运动。

1912年夏,离川到南方各省游历,翌年赴上海,为中华书局编书,陆续出版《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妇女文学史》等。

1917年7月,孙中山在上海著《建国方略》,慕谢无量名,特致信约见,并以所著诸稿征求谢的意见,谢向孙中山提出自己的想法,谈论极为欢洽。

“五四”运动后,谢无量对新文化运动积极支持,经常在《新青年》发表诗作,并开始用白话文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国学小册子数种,其中《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收入《万有文库》时改名《马致远罗贯中》)一书颇为鲁迅所称道;连同《楚词新论》、《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三种为孙中山所赞赏。

1923年2月,受聘在广东大学执教,不久孙中山委任其为大本营参议。同年秋奉孙中山派遣,与孙科陈剑如到沈阳张作霖,商量讨伐曹锟吴佩孚,达成讨直协议。

1924年5月,任大元帅府特务秘书(即机要秘书);11月随孙中山北上。

1926年7月,应南京东南大学聘请任历史系主任,并讲授历史研究法。次年9月又转入上海中国公学任教。

1931年2月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

积极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办《国难月刊》主张改组政府,坚决抗日。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将《国难月刊》改为《国难晚刊》,每天著文痛斥蒋介石汪精卫的不抵抗政策。同年蔡元培宋庆龄、鲁迅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谢积极参加。

1936年1月,参与沈钧儒等组成的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撤至汉口,次年转香港,1940年返重庆,旋至成都。这期间,生活清苦,靠鬻文卖字为生。

党外民主人士

1946年,在四川大学城内部先修班任教。翌年当选为行宪国民大会代表;赴南京参加大会期间以患心脏病为名,很少与会。选举总统时只投居正一票,未选蒋介石。会议未结束,托病到沪,仍赖卖字维持生计。

1949年2月,回重庆,应熊克武之邀,担任中国公学文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川西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协委员等职。

1956年1月,作为第二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邀请合影留念。同年8月应邀赴京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960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64年12月7日,谢无量病逝,终年80岁。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884年)出生的名人:
陈树人 (18841948) 岭南画派三杰之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
于右任 (18791964) 中国近现代政治家 陕西省咸阳三原
朱明 (19031964)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
焦裕禄 (19221964) 县委书记的榜样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

下一名人:谢稚柳